全行业都在倡导绿色循环,纸厂味道“香”飘十里,如何做到低碳环保?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工业热回收网

造纸业作为我国首批纳入碳交易的八大行业之一,在我国“双碳”政策的积极推进下,做能源结构优化、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其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之路。

目前,我国造纸业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热力进行纸浆和纸张生产,化石能源约占外购能源的而生物质能源在全部能源中的占比不到20%,积极寻找替代能源,用绿色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现有技术设备设施进行突破,用制定新生产力能耗标准及淘汰落后产能等技术来解决问题,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

循环、低碳、绿色经济

成为造纸行业发展主题

“双碳”目标之下,造纸企业发展会有哪些变化?作为高耗能产业,造纸产业的未来又该走上怎样的发展路径?

民丰特纸认为,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日渐趋严,“禁废令”“能耗双控”等政策的实施,环保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造纸行业门槛进一步提高。“具备规模优势、林木资源、资金和技术实力的造纸企业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落后产能被清出,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

伴随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造纸行业也逐步经历着从早期的产能分散、工艺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过渡。如今,造纸行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技术进步也十分迅速,循环、低碳、绿色经济已经成为新的行业发展主题。

荣晟环保表示,公司通过实施绿色节能及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设计精度和工艺技术水平,提升自动化程度和机械性能,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生化污泥、纸渣无害化处理成本,实施平台生产、推行全员质量成本控制和精益生产等方式,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双碳目标下,造纸业节能减排压力更大。造纸业属于高耗能产业,当前电力供应对于高耗能企业往往采取单独电价标准,高耗能相对于其他企业电力使用成本更高,所以其在能源方面面临电力涨价的风险。作为高耗能产业,造纸企业应该进行电力集约化改造,一方面,通过优化能源管理体系,来减少能耗,另一方面,可以主动介入光伏、风电领域,以新能源产业对冲电力价格上涨风险。”

原料、成本等因素推动纸价上涨

循环经济模式缓解供需矛盾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多家造纸企业频频发布提价函。比如某公司宣布旗下文化纸系列产品价格上调300元/吨,月内累计涨幅达600元/吨;另一公司的生活用纸原纸出货价格上调300元/吨,一个月内累计价格涨幅达500元/吨等。

对造纸企业来说,当前来自纸浆原料等成本端的压力成了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棘手问题,浆、纸之间也相互影响,价格轮番上涨。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纸浆进口量一直位于世界第一,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木浆进口量在2020年达到3064万吨,进口木浆占木浆总消耗量的72.8%。从整个原材料市场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较高的依赖程度,导致了整个市场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若海外供给不足,将给国内造纸厂带来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造纸企业该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来抵抗原料、成本等因素带来的剧烈波动?盘和林建议:“造纸企业一方面要固守本业,以集约化来压低造纸产业的成本压力。通过技术改造来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优化。另一方面造纸企业也要主动出击,谋求多元化产业结构,对冲造纸业的潜在行业风险。”

江瀚则提议扩大国内再生纸浆的生产规模,“特别是提高循环利用,也通过国内的一些速生的植物,如稻草、竹子等一些材料进行纸浆的制作,来进一步降低我们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

荣晟环保表示,利用废纸为原料生产再生纸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造纸行业原料结构调整的要求,也极大节约了国家的林木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公司负责人此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长远看,随着禁废令的出台和市场对回收废纸的竞争日益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

造纸行业碳排放特征

产品与工艺影响排放

不同的原料、产品和工艺对能耗和碳排放的影响很大。在原生浆中,草浆、竹浆等的能耗和碳排放水平大大高于木浆。由于化学浆、化机浆工艺流程中有碱回收工艺,回收的黑液作为一种工业生物质燃料,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降低碳排放水平。

尤其是漂白硫酸盐化学木浆的生产,部分企业可以做到碱回收工艺产生的能量可以覆盖整个制浆生产的电和蒸汽消耗。而机械浆、再生浆、纸及纸产品生产所需要的电和蒸汽全部需要外购。

相当数量造纸企业有自备电厂,由于浆纸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和蒸汽,尤其是需要中压、低压等不同品质的蒸汽。为节约成本以及以及工艺的需求,大型的造纸企业一般都会有自备电厂,甚至有些中型的造纸企业也会有自备电厂。

这些自备电厂以供热为主,发电为辅,主要满足全厂生产的蒸汽需求。有自备电厂的造纸企业,主要排放集中于电厂。

由于造纸企业行业集中度很低,因此造纸行业重点排放企业的排放集中度也较低。预计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3亿吨左右。

与钢铁、水泥、化工、石化等行业相比,造纸企业的碳排放源的类型相对简单。主要排放源包括自备电厂的燃煤消耗,生产车间的外购蒸汽和电力,以及部分生产设施的天然气消耗等。

此外,部分制浆造纸企业可能还有石灰石分解的过程排放。

减排路径

1、增加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林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是世界发达国家造纸工业的经验,也是国内大型造纸企业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造纸企业向上游拓展,种植、经营经济林,为下游生产提供原材料。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造纸行业可以通过扩大上游的经济林的造林量,延长林地的砍伐周期,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但需要说明的是,经济林本身可开发成CCER林业碳汇量很小,交易价值极低。

2、能源消耗低碳化

造纸企业有煤、天然气、外购电和蒸汽的排放等。能源消耗的低碳化是减碳的重要路径之一。很多大中型造纸企业都有自备电厂,但由于规模、设备、管理水平等限制,造纸企业自备电厂碳排放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于落后机组的淘汰是低碳化的首先需求。

其次,随着碳中和的需求,燃煤机组逐步退出。此外,造纸企业一般会有大型的平整的厂房,且耗电量较大,因此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是电力低碳化的选择之一。

3、节能增效

国内造纸企业数量众多、产品类型众多,能耗水平也是差别很大。造纸行业还消耗大量的原水和化学品,同样在原水和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也消耗大量的电和蒸汽。

吨纸耗电、吨纸耗水、吨纸耗蒸汽等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是影响到了企业的碳排放水平。在企业内部挖潜、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是减碳的重要路径之一。

4、企业并购与设备更新

造纸行业的装备水平决定了排放水平。落后的装备必然导致高碳化排放。而随着碳中和的目标以及全国碳市场的推进,碳成本可能成为压垮部分造纸企业的最后一根骆驼。

造纸行业的并购重组以及随后的设备更新改造,是更加重要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 证券日报,环鑫卖碳翁

进入“纸品”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