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打造零售发展全链条,零售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工业热回收网
每一场危机的背后,都孕育着零售业的创新。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催生了超市业态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经济泡沫后,优衣库、无印良品等走性价比路线的品牌诞生;2003年的“非典”,零售商从柜台走向网络…………
当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直播电商将最后一批未触网的老年人拉进网购、“青春就几年,疫情占三年”,当下,无论是消费主力的变化,还是C端消费者几乎完成线上化转移的现状;无论是线上零售凶猛,还是线下门店萧条,疫情好比“修罗场”,让零售业达成一个共识——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转不转的问题, 而是“怎么转”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7月26日,在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办的2022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上,华为云联合安永发布的《未来零售数字化白皮书》指出,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应以“数据为主线,驱动价值循环,让数据变机会、机会变服务、服务变收入”。
的确,对于数据的把控力度使得很多企业收获巨大的拓展潜力,让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样适用于零售业。后疫情时代,每一个零售品牌都应抓紧数字化转型,释放数据价值,重塑核心竞争力,成为下一个“优衣库”“阿尔迪”“沃尔玛”。
加快数字化转型
上海市民黄女士平时喜欢网购,不过她近来有一个新发现——离家不远的大润发杨浦店购物体验不错。在店里,家电、纺织品、生鲜、快消品等各类商品摆放有序,货架变低了,灯光更适宜。通过“云货架”屏幕能筛选商品,了解价格、功能等商品详情,还可以扫码购买。在结算处,她可以选择自助结账机,将商品条码对准扫码口,逐次扫码商品,然后进行线上支付。
上海杨浦店是老牌零售企业大润发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我们店是大润发2017年决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门店,疫情大大推进了转型步伐。”大润发杨浦店店长程东介绍说,以水果为例,线下陈列比较有限,但线上可提供100多种,通过销量数据还能不断对商品进行淘汰升级。目前,该店每天通过大润发优鲜APP等下单的数量近5000单,较疫情发生前增长了1倍。
实体零售分为百货店、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便利店等多种业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与人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体零售业为何要向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原因来自其自身遇到的发展瓶颈。随着电子商务兴起和消费者购物方式变化,品类齐全、物美价廉的实体零售业优势逐渐减弱,转型成为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疫情对实体零售业造成巨大冲击。出于疫情防控需要,顾客外出购物频次大幅减少,众多实体门店客流下滑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2020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但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分别下降9.8%、5.4%和1.4%。
“在疫情冲击下,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拓展全渠道的决心更加坚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说。
数字赋能 打造零售发展全链条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设备、区块链、智能物流……新兴技术正在不断重塑零售业的“人-货-场”。各种形态的线上线下门店是链接商品和消费者的终端,而在终端之上,生产、运营、仓储、物流等前端环节形成的数字化零售全链条也十分重要,这对零售企业构建或进入全渠道、智慧零售生态系统提出了新要求。
“以前进货需要通过层层经销商、代理商,不仅进货麻烦,层层叠加,进货成本也比较高。”北京一位经营食品饮料的商户表示,过去因为数据智能不足、缺乏信息对称性、缺少议价权等问题,不少垂直类小企业、商户利润微薄,疫情影响下经营受到的冲击更大。
在此背景下,国内零售领域加速推进B2B电商平台的数字化零售全链条,将中国庞大而又极度分散的零售渠道有条理的“归纳”了起来,为小店老板、物流供应商和消费品企业带来了经营价值的扩张。
供应链变革也正是服饰品牌都市丽人的“二次创业”的核心之一。都市丽人结合京东在零售数字化方面的深厚积累,利用以京东云为技术底座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实现供应链数智化改造。
通过数智化改造,都市丽人原有供应链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通过信息化建设,可实时监控订单进度。通过引进精益化生产,使得流程变短,人工数量降低,生产稳定性提升,材料损耗降低,综合效益提高。通过产品研发与供应链协同,可根据消费者需求、当季时尚趋势预测等进行反向定制,缩短新品类生产周期,提升效率,降低库存风险,适应多产品快速转换生产。
多面布局 全域营销促达品销合一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Z世代”的人口数量达2.6亿,探究其群体特征及消费方式,有助于零售企业把握未来布局方向。
相关调查显示,相比其他国家,中国“Z世代”更习惯于全渠道购物。以服装为例,近40%的中国Z世代消费者表示会去门店看实物,随后线上下单。在其他国家/地区这个数据只有15%-30%。同时,社交平台的产品体验以及评论,是影响中国不同世代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品牌官方社交账号的互动、关键意见领袖(KOL)的测评、大众点评的评分……这些因素都对购买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
随着消费渠道和消费选择更趋于多样性,线上渠道(DTC营销、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等)已经成为品牌除传统实体渠道外的“必选项”。
早在2020年,红豆股份就开始建立全域营销体系,推进渠道向纵向延伸,在不断完善线下门店、传统电商等零售渠道的同时,积极布局抖音等社交电商新渠道。如今,红豆已经形成“线下门店(联销、直营)+线上店铺(平台电商、社交电商)”的全渠道营销。
其中,线上店铺以平台电商为主要销售来源,依托平台流量,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促成销售;微信小程序、抖音等社交电商则以社交或内容应用影响为主。数据显示,2021年,红豆的直播销售额达6742.8万,同比增长216%。
“后疫情时代,零售企业布局的核心在于回归用户需求,打造用户为中心的柔性供应链,构建新型消费生态圈。为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和Z世代等主力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应把握去中心化的时代特征,运用新经济思维和新数字技术,打破企业组织和行业边界,为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各类参与者创造新效率、开辟新空间、产生新价值。”朱克力表示。
来源:科技指北,光明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进入“企业管理”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